治疗白癜风最安全的方法 https://m.39.net/pf/a_4687762.html对于耿山口村的村民来说,年10月15日,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个与黄河相伴几百年,饱受水患困扰的村庄,经过多天艰苦奋战,终于告别滩区,搬入新社区,成为全省黄河滩区迁建首个实现搬迁的村庄。耿山口村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银山镇,紧邻黄河,共有户人。年,耿山口村被纳入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试点。年10月15日,耿山口村全村实现顺利搬迁,告别了黄河滩区的旧时代。千年难题,60万群众心愿利津县北宋镇高家村旧村改造提升后。(摄影:孟晓峰)黄河自古以来以“善淤、善决、善徙”闻名于世,百年一改道,三年两决口,多年间黄河下游决口达多次,改道26次。滩区群众饱受水患之苦,历朝历代都没有解决这一千古难题。进入新时代,党中央交给山东黄河滩区迁建这一重大政治任务,这关系到60万滩区群众的脱贫和安居问题,寄托着60万滩区群众千百年来的“安居梦”“致富梦”,对我省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年9月,菏泽市鄄城县李进士堂镇田楼村滩区群众搬家。(拍摄者:张海玲)为使滩区群众彻底摆脱水患困扰,将黄河滩打造成为幸福滩、金银滩,在开展前期试点的基础下,山东于年8月全面启动实施了一场志在破解世纪难题的“大迁建”,用3年时间,通过外迁、就地就近筑村台、筑堤保护、旧村台和临时撤离道路改造提升5类工程,给济南、泰安、菏泽等7市16县区的60万滩区群众一个“稳稳的家”。集结黄河滩,鏖战大迁建为打赢这场涉及60万滩区群众的迁建硬仗,山东在黄河入鲁的上中下三段分类施策,确定了五种迁建方式,形成了滩区迁建的“山东模式”,编制完成《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是一场彻底改变滩区群众命运的历史性变革,沿着公里黄河,布局建设27个外迁社区、28个村台社区、33.89公里护城堤、99个旧村台和公里临时撤离道路,这是我省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涉及人口最多、支持政策最优的群众安置工程。”山东省发改委滩区迁建推进组负责人李天东说。由于迁建工程战线长、体量大、覆盖广,任务艰巨复杂,无经验可鉴,无成法可循。但全省上下创造性地解决了五类工程涉及的手续办理、要素制约、推进堵点等诸多难题,蹚出了一条黄河滩区迁建的“山东路子”。年7月,利津县北宋镇高家村旧村台改造提升工程改造后近景图。(摄影:孟晓峰)菏泽和济南是滩区迁建的主战场,遇到的问题也最多。对于菏泽新建村台排水不畅、沉降时间过长问题,探索实施“强夯+井点降水法”,缩短沉降时间,实现村台社区早开工早建设;对于济南长平滩区护城堤工程,鉴于凤凰山防洪闸、南大沙河和玉符河倒虹吸横跨济平干渠,需暂停南水北调供水方可施工,经过多方协调会商,科学制定避让方案,为项目建设争取到4个月宝贵施工时间。其中,菏泽市迁建指挥部就设在了黄河大堤旁。菏泽市28个村台、6个外迁社区来回多公里,负责人范同建隔几天就得转一圈,由于长时间坐车,他患上了严重的腰椎病;为带头找沙,年近60岁的沙窝镇3号村台负责人翟联宾既当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多个日夜几乎天天吃住在工地,父亲住院也没能回去看一眼。在黄河滩区迁建战场上,还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济宁市赵堌堆乡北管区书记谭福军,从滩区迁建动员会后,几乎天天在村上,群众亲切称呼他为“老谭”。测量房屋中,群众为了房屋差1厘米找老谭;协议签订中,群众害怕工作组算错数字找老谭;分房过程中,群众为了选择最优房屋找老谭。生前任泰安市东平县戴庙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的齐道功,从戴庙镇迁建工程开始,就从未缺席,每天到施工现场找问题、看进度、督工程。仅有的一次请假是去做心脏支架手术,术后齐道功又回到工作岗位。年12月19日晚,感觉心脏不舒服的齐道功回家吃药,没想到竟成永别。三年多时间里,全省近两万名党员干部、十万多名建设者集结黄河滩,鏖战大迁建,誓给滩区群众一个稳稳的家。他们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用忠诚担当、无私奉献写就了滩区迁建的人间大爱,为滩区迁建付出的巨大心血,换来了滩区的翻天覆地新变化,换来了群众的脱贫安居新生活。年1月5日,东明县马集社区群众搬家(资料图)“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菏泽鄄城县董口镇鱼骨村原是个只有口人的小村,在滩区老村时,姑娘不愿嫁到滩区里,全村两年仅结婚1对,村里的光棍汉却一年比一年多。如今,鱼骨村搬入新社区一年,全村就有10多对新人结婚娶亲,村里人终于彻底摆脱了“三年攒钱、三年筑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的循环宿命,尝到了“稳稳的幸福”。年11月8日,菏泽市鄄城县旧城镇安庄村村民搬家至安庄村台安置社区(拍摄者:张海玲)滩区迁建,极大改变了滩区群众的生活面貌。但搬迁只是手段,脱贫致富才是目的,既要确保“搬得出、稳得住”,更要实现“可发展、能致富”。秉承“小康路上不让一名滩区群众掉队”的信念,山东涉及滩区迁建各地市积极谋划推进产业发展,保障群众就业,完善社区管理服务,让滩区群众真正“挪穷窝、拔穷根”。东平县银山镇耿山口社区分房(摄影:张越)“为筹集资金,村党支部想方设法带领党员群众发展产业,先后创办了银河浮桥、航模科技公司等多家企业,村集体和村民慢慢有了积蓄。村里还推进‘党建+产业’,把贫困户嵌入到产业链上,通过班子成员和企业担保,贷给每个困难户10-20万元资金,入股企业,享受分红,彻底让困难群众脱贫。”东平县银山镇耿山口村党支部书记耿进平说。在社区建设中,耿山口村建立起“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模式,保证社区建设有进度、村级工作不掉队、群众生活有保障。“搬迁梦”实现了,“振兴梦”成为耿山口人的下一个奋斗目标。耿山口村先后引进了10余家企业,涉及服装加工、保温建材、旅游服务等多个领域。全国最大的军需轻工企业际华集团投资耿山口,项目全部达产后,将吸纳人就业,让更多的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除此之外,上百个农业蔬菜大棚、大型服装加工厂、手工艺品厂正在规划建设中,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乡村振兴画卷正在绘就。年,东平县为滩区群众开展农家乐、渔家乐技能培训(资料图)此外,济南市长清区积极创建省级和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行大规模土地流转和托管;济宁市梁山县谋划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八大基地,已流转土地2.5万余亩;菏泽市东明县建设了万亩虎杖产业园;淄博市高青县招引得益乳业落地,建设得益田园农牧小镇,可提供上千个就业岗位;滨州市滨城区突出抓好黄河生态园、民俗文化村和十里荷塘景区等20余个旅游项目建设;东营市利津县发展蔬菜花卉种植业,配套建设温泉水上乐园、农家乐餐饮等设施,着力打造黄河滩田园综合体……三年多来,山东省推进黄河滩区脱贫迁建专项小组办公室会同35个省级成员单位和7市16县区,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扎实推进黄河滩区迁建工作。截至年底,全省滩区迁建工程任务基本完成,取得决定性成效,27个外迁社区、99个旧村台和公里临时撤离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全部建成;28个村台安置社区全部主体完工,济南长平滩区护城堤完成主体工程并达到防洪要求。今年5月底前将高质量完成滩区迁建收尾工作。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祝超群通讯员李陈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