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6日晚
对于福建是个特殊的日子
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
直播画面中
曾经因穷困出名的福建宁德下党
夏夜里流光溢彩、灯火璀璨
以富美新姿态,惊艳了世界
成为观察中国减贫事业的窗口
摆脱贫困,实现小康
这是民心所向,更是千年夙愿
下党蝶变,是福建牢记嘱托
久久为功,践行减贫担当的缩影
△下党乡风景柳明格/摄
福建是全国率先开展
有组织的开发式扶贫的省份
在闽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
“弱鸟先飞”“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等
重要理念
开展了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
山海协作、闽宁协作、下派驻村干部等
重要实践
这些理念与实践
成为日后福建开展扶贫开发工作的
重要精神支撑与力量源泉
过去的五年
是脱贫攻坚攻城拔寨
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
福建把脱贫攻坚
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
如何一鼓作气
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考验着福建决策者的智慧与担当
·高位推进,统筹规划
先后出台《关于推进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持续强化脱贫攻坚政策保障。
·压实责任,传导压力
坚持“五级书记抓扶贫”,落实“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等工作机制。
·粮草先行,财政保障
年开始,省级每年按上年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筹集财政扶贫资金,专项用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尽锐出战,人才下沉
全省先后组织11.17万名党员干部挂钩帮扶贫困户,做到每个贫困户都有一名党员干部挂钩帮扶。
△永春县东平镇:红肉蜜柚获丰收林海果农笑开颜。福建日报记者吴鹏通讯员许俊鑫/摄
战必胜,攻必取
年底
福建提前一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现行标准下
45.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
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
过去的五年间
福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全面完成
实现村村通水、通电、通硬化路
通客车和光纤4G网络、有线电视
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6%
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全面建成
农村污水治理率达72.1%
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养老保险
基本全覆盖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福建脱贫工作的底层逻辑是:
既要输血,又要造血
贵在精准,善用合力
福建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出了一套精准脱贫方法论
贫困群众缺乏内生动力怎么办?
产业赋能,自我造血
发展生产缺资金怎么办?
金融活水来止渴
因病致贫返贫怎么办?
健康扶贫免后顾之忧
△在光泽县寨里镇桃林村的德楼农业基地,村民们正在温控大棚内采摘红心火龙果。福建日报记者吴鹏/摄
这一套漂亮的精准脱贫组合拳
无不指向改善贫困地区发展条件
增强贫困群众增收能力
早在年
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村集体收入
均迈过了10万元大关
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
由年的元
增加到年的元
这个过程中
一系列发端于福建的创新做法
成为系统性、集成性经验,走向全国
体现摆脱贫困的福建智慧
科技特派员制度内涵不断丰富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谱新篇
山海协作情更长
……
△年,在武夷山市科技特派员的技术指导下,武夷山市桔柚专业合作社种植的亩桔柚喜获丰收。福建日报记者郑雨萱通讯员邱汝泉/摄
改革创新,始于基层,源于群众
福建尊重地方首创精神
鼓励各地在精准脱贫方面
蹚出新路子,摸索新方法。
寿宁县推出“扶贫定制茶园”,
培育“下乡的味道”品牌;
顺昌县上线“一元碳汇”平台,
让广大贫困林农能够“卖空气”挣钱;
龙岩建立激励性扶贫机制,
实行扶贫项目竞争上岗;
……
层出不穷的创新实践
汇成脱贫攻坚事业的源头活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
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当前,“三农”工作的重心
已从脱贫攻坚历史性地
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福建从顶层设计层面,锚定方向,擘画蓝图
一系列科学机制与务实举措,正在落地
越过一山,再登一峰
福建正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
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