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增浩
10月10日上午,中共东平县委“泰安这十年·东平”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东平县委书记马焕军说,近年来,东平县锚定“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目标,创新治湖模式,重塑治理机制,打造了一幅人水和谐、保护发展同频共振的幸福河湖画卷。
把生态作为底线,确保“一湖清水向北流”。东平湖是黄河中下游、华东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京津地区和雄安新区的饮用水源地和备用水源地。自南水北调年11月通水以来,已累计向天津、河北及青岛、烟台等地供水60多亿立方米,确保水质安全,是东平最大的政治担当和政治任务。
近年来,东平县坚持系统共保、区域联保、数字智保、法治严保,持之以恒理水、治岸、增绿,让“黄金带”镶上“绿宝石”、更具“高颜值”。统筹推进总投资32亿元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集中开展东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菹草清理、湿地修复、矿山整治、引水上山、荒山绿化等重点工程,累计拆除网箱网围12.6万亩,完成荒山造林1.5万亩、矿山生态修复亩,修复各类湿地3.4万亩,取得了“山青、水秀、林美、田良、湖净、草绿”的保护成果。
十年来,为改善东平湖生态环境,已经累计投入近70亿元,相当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8%。在坚持不懈的保护下,东平湖水质持续向好,稳定保持在地表水Ⅲ类水质以上,局部达到Ⅱ类标准。东平湖被纳入中央对地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保障范围,新增财力性转移支付1.68亿元。
把发展作为保障,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东平县找准生态底线与百姓增收的最佳结合点,打通“两山”转化通道,让绿水青山生出金山银山。
发展现代农业,围绕“民富村强”,实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水田改造等项目,湖内发展保水渔业,湖外探索小龙虾等规模化养殖,环湖推进瓜果蔬菜、中草药等特色种植,建设现代高效果蔬产业园、健康食品产业园、东平湖生态渔业产业园,持续推动生态效益变成广大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态福利。
培育文旅产业,与国内知名大公司大集团合作,对东平湖湿地、水浒影视城、戴村坝等景区改造升级,实施大宋不夜城、东平湖亮化等工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万余名“洗脚上岸”渔民和群众吃上“生态旅游饭”。全国“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主会场活动在东平湖畔举行。
发展临港经济,泰安港东平港区老湖作业区已通航,今年累计发运化肥、建材、煤炭等物资余万吨,“北肥南运”解决江苏、安徽等地农资紧缺问题。投资40亿元的兖矿公铁水联运物流园顺利启动,彻底结束了泰安有湖有河无港口的历史,是百年断航之后的历史性恢复。
把安全作为根本,确保“黄河下游河湖安澜”。为确保东平湖长久安澜,东平县实施黄了河下游防洪综合提升工程,对黄河干流、大汶河等重点河道开展险工、控导等工程加固改建,提高河道行洪能力。加快推进蓄滞洪区综合治理提升工程,对东平湖堤防和入出湖闸进行更新、改建。
特别是今年,实施了金山坝迎汛除险工程、东平湖洪水南排等工程,解决了多年来想解决却没有解决的历史难题。聊泰黄河大桥的建成通车、黄河滩区防汛道路一期工程的圆满完工,进一步确保了黄河东平段长久安澜。
“下一步,东平将抢抓黄河国家战略、全省现代水网建设等重大机遇,扎实推进东平湖清淤扩容、矿山生态修复、大汶河防洪治理及生态修复等项目,全力守护好“一湖清水”,让东平的天更蓝、水更绿、环境更优美。”马焕军表示。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