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 http://www.txbyjgh.com/m/《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梁山泊“余流”,即明末清初“东平州”范围内之今梁山县马营湿地,东平县东平湖、汶上县蜀山湖、南旺湖等湖泊,以及境内河流——解密“梁山泊遗存”□大众日报记者于国鹏《水浒传》以梁山“八百里水泊”而兴,梁山泊又因这部小说而著名,一百单八将聚义梁山,演化出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读过《水浒传》的人,几乎无不希望到梁山泊一游,亲身感受一下那里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杜贵晨说,从清顾祖禹著《读史方舆纪要》看,“梁山泊”并未完全消失,“梁山泊遗存”研究有利“梁山泊”历史的揭蔽与深入探讨,有利于黄淮海地域文化研究,有利于山东“水浒文化圈”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有利于山东省十大旅游目的地品牌之一“水浒故里”的建设,也非常有利于通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动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梁山泊”并未完全消失杜贵晨介绍,历史上梁山泊是古大野泽近梁山的部分,数千年间,因黄河屡有决口,影响到水量注入而时大时小,至宋代号称“八百里水泊”。后世黄河改道,梁山泊渐以水退为田,至今梁山周围,一望平畴,而世间似再无“梁山泊”了。正因此,不仅现行中国地图不再有梁山泊的任何标注,即使梁山当地人也多承认“梁山泊早就消失了”。这个说法,未尝不是今人的眼见为实,但仔细想来,似乎又缺乏历史的观点,也不是从以当年梁山为中心的“八百里水泊”故地的全部看问题,所以不够准确,有必要进一步探讨作出科学的结论。杜贵晨说,梁山泊因梁山得名,作为古水域,汉唐以降多见于史籍,明清人也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