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保护好这一片山山水水——贯彻落实省委东平湖专题调研系列评论之二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省委书记刘家义在东平湖调研时对东平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殷切希望。东平湖是东平80万人民的母亲湖,是一代又一代东平人心中永远的骄傲和记忆。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和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必须从东平湖的生态保护做起,拿出久久为功的韧劲、驰而不息的精神,坚定不移、不折不扣地将东平湖生态保护的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坚决保护好这一方山山水水。坚决保护好这一方山山水水,就要牢固树立规划先行的理念,对东平湖进行整体规划。在规划中,要与时俱进,高点定位,始终讲政治、讲法治、讲生态、讲民生,明确东平湖规划战略基点,把东平湖规划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工程、雄安新区发展,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面擦亮生态底色,提升绿色发展质量。要全面落实规划的传导内容和刚性指标要求,科学划定生态红线,做好湖区永久性基本农田调整工作和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工作;启动编制湖区国土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开展专项生态游憩区、防洪协调区的空间用途管制,严格按照功能分区落实管控目标、政策导向和准入规则,保护好湖区生态环境。要严格东平湖核心生态保护区、生态保育修复区、严格制定近远期重点工作推进机制,积极实施矿山修复、湖区整体风貌提升等项目,努力把东平湖打造成重要的水源调配地、南水北调工程的调蓄枢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坚决保护好这一方山山水水,就必须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既要把东平湖的水质保护好,又要发展完全符合生态高线要求、无污染的深绿产业,走上更高质量的小康道路。要争做高水平水资源保护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进一步提升东平湖全流域的共保、共建、共管、共治、共享标准,确保出境水质全年保持一类水。要争做生态价值的实验区,切实用“好山好水好空气”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大力发展高端旅游、文化创意、健康养生等绿色产业、美丽经济,进一步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加快实现东平湖绿色发展、生态富民。坚决保护好这一方山山水水,就必须持续推进东平湖综合整治,打造生态东平湖。全县各级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拿出“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格局和胸襟,持续纵深推进东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始终保持对环湖脏乱环境、违章建筑、乱开乱挖、乱栽乱种、侵蚀湖边等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整治态势,精心呵护山清水秀的优美生态。要进一步充实东平湖整治执法队伍,进一步明确执法范围、执法职责,构建起常态化的联合执法监管体系,为东平湖生态环境的长治久安和沿湖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提供有力的执法保障。同时,充分发挥交通、市场监管、旅游、农业、执法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指导作用,切实形成“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坚决保护好这一方山山水水,就要聚焦全域造林绿化,建设绿色东平湖。要扎实开展生态林业发展三年攻坚行动,加快推进东平湖沿湖生态隔离带、破损山体修复等重点项目,推进全域植树造林、荒山绿化和环湖村庄环境整治,织密筑牢生态屏障,以持续不断地绿化行动,涵养东平湖的环境和生态,让东平湖变得越来越生态、越来越绿色,越来乐迷人,让群众尽享生态红利、绿色福利。潮平岸阔自当登高望远,风正帆满更须奋力远航。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久久为功,一件件抓落实,一项项抓推进,一年年抓成效,就必然能描绘出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长新的东平湖区美丽新画卷,就必然能让东平的山更绿、水更清、生态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