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他山之石,谋发展之路。8月8日—9日,泰安市委副书记、东平县委书记曲锋带领党政考察团赴河北省雄安新区考察学习,力求借鉴理念、提升境界、凝聚共识、铿锵前行。县委副书记、县长刘玉等参加考察。
考察团成员先后实地考察了白洋淀自然保护区、“千年秀林”大清河片区一区造林项目、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规划展示中心等,专心看、认真悟,取“真经”、学实招,加压力、增动力。
在考察过程中,考察团成员切切实实感受到新发展理念在雄安新区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考察团走进白洋淀新安北堤木栈道,湖中荷花渐次开放,行于其中如同漫步莲海,两侧粉绿相映,青叶碧波间,溽暑之气顿消。近年来,雄安新区在白洋淀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个有水纳污坑塘全部完成治理;强化家涉水企业监管,严格整改提高标准,不达标的全部停产整改;清理河道垃圾约.9万立方米。通过环境综合整治,年白洋淀淀区水质与上年相比改善效果明显,淀区主要污染物浓度实现“双下降”,总磷、氨氮浓度同比分别下降35.16%、45.45%;今年一季度,白洋淀湖心区水质达到四类,比去年底提升一个水质级别。
来到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大清河片区一区造林项目现场,考察团成员被一望无际的森林所震撼。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雄安新区为打造配得上未来之城、记得住乡愁的千年秀林。自新区成立以来,已造林17万亩,增添了余万棵健康的“绿色小主人”。在千年秀林建设过程中,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专群结合,以专业队伍为主,市场化运作,因地制宜选好树种,多种较大树,确保成活率,健全日常管护机制,严格资金监管,做到了生态、社会、经济综合效益最优化,打造出了植树造林的“雄安样板”。
期间,考察团还考察了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规划展示中心,全方位了解新区高起点高水平整体规划及建设情况,以及率先应用数字技术、构建智能城市的实践。
据了解,雄安新区在建设前期,累计安排多名国内外的专家,多个国内外的团队,多名专业技术人员,推动规划编制的工作。先后完成了雄安新区的规划纲要、雄安新区的总体规划、起步区的控制性规划、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白洋淀生态治理及保护规划及防洪、抗震、能源、综合交通、生态保护等26个专项规划,形成了‘1+4+26’的新区规划体系。
“雄安新区规划先行、先规划后建设,生态优先、多植绿广造林的先进理念,非常值得借鉴。”一路走来,考察团成员仔细看、认真听、深入论、用心悟。雄安新区大手笔的城市规划、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大范围的生态修复,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考察团成员表示,通过考察,转变了观念,学到了真知,坚定了信心,比出了清醒忧患,学出了启示方法,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切实用好他山之石,努力做好东平湖保护管理工作,奋力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
来源:东平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