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疫rdquo线守护县

隔离病毒

不隔离爱

我们在“疫”线

温情守护

确保隔离观察场所食品安全

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县市场监管局按照“管理要更严更紧,措施要更实更细,保障要更强更好”的要求,下发了《如东县隔离点供餐食品安全管理十条》,要求基层分局明确专人对自主供餐的隔离观察酒店、为隔离观察酒店供餐的第三方社会餐饮单位实施餐饮安全重点监管,加强与镇区属地防指办的对接,做好隔离观察场所供餐信息的动态更新,做到隔离观察酒店设置到哪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就跟到哪里,坚决防止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全系统把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定点供餐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作为全县“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的重点工作来抓,对供餐单位重点从防疫措施落实、人员健康管理、食材采购验收、库房储存管理、加工制作过程、关键环节控制、餐食合规包装、严格食品留样、规范配送过程等方面开展了全面的检查,向供餐单位发放《如东县隔离点供餐食品安全管理十条》告知书,严查食品加工制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及时纠正企业不合规加工行为。截至目前,出动执法人员人次,检查定点供餐企业25家次,对索证索票不全、留样时间不足48小时和留样数量不够等行为要求现场进行了整改。

《隔离点供餐食品安全管理十条》

一、适用对象。自行供餐的隔离点、为隔离点配送供餐的其他餐饮服务单位。

二、许可管理。自行供餐的隔离点须持有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为隔离点配送供餐的餐饮服务单位一般应有集体用餐配送资质;如辖区没有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或者现有集体用餐配送供应能力不足的,可选择其他食品安全管理规范的餐饮单位提供配送供餐服务。

三、供餐限制。不得向隔离人员及防疫工作人提供冷食类食品、生食类食品及自制饮品。

四、人员管理。严格落实人员持有效健康证上岗、每天两次健康监测、按照疫情防控频次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做到“三禁止”,即:禁止无健康绿码或检测体温37.3℃以上人员上岗;禁止咳嗽、咽部炎症等呼吸道症状和腹泻、皮肤有伤口或感染等其他有碍食品安全问题的从业人员上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厨房。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经常洗手消毒,正确佩戴口罩。分餐人员分餐时须戴手套。送餐人员送餐前必须测量体温并穿戴工作衣帽及口罩。对从业人员有疫情防控其他要求的一并执行。

五、采购管理。供餐单位须从合法渠道采购食品及原料,建立稳定的原料供应渠道,认真查验、索取并留存供货者的相关证照证明、供货清单及产品合格证明。应建立食材采购台帐,如实记录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姓名及供货日期。

六、食品储存。食品储存严格按照原料、半成品、成品等分类存放。食物原辅料要根据标签说明的贮存条件和温度或其他常识要求,选择在常温、通风、冷藏(0-5℃)或冷冻(-18℃)条件下进行存储。冷食类食品宜放置在密闭容器内或使用保鲜膜等进行无污染覆盖,在专用冷冻或冷藏设备中存放,避免生熟食品互相接触,产生交叉污染。

七、加工制作。严格执行色标管理,不同类别食品分开清洗、切配和存放,防止交叉污染。烹制食品须烧熟煮透,确保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严禁使用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和易于引发食物中毒的高风险食品。

八、清洗消毒。备餐专间使用前,紫外线消毒不少于30分钟,专用分餐场所应每天进行消毒。确保餐用具消毒保洁设施设备运行正常,餐用具消毒温度应在℃以上,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卫生规范的洗涤剂和消毒剂。使用一次性快餐盒的必须从正规渠道采购,索取企业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核查其真实性,并确认在有效期内,使用时要保持快餐盒的的干净整洁。

九、食品留样。供应隔离人员及防疫工作人员食品应落实留样管理。留样食品应按照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专用密闭容器(留样盒)内,在专用冷藏设备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g。

十、送餐管理。配送单位应使用专用的密闭容器和车辆配送食品。配送食品前须对配送车辆、周转箱、容器等设备进行全面清洁消毒。采购和使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一次性餐用具。食品应使用密闭容器盛放;烧熟至食用的间隔时间严禁超过2小时。应在备餐专间或专用分餐场所进行分餐,分餐食品必须放入专用保温设施,实行无接触送餐。

审核:郁翠梅

拟稿:丛海彬

发布:陈之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19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