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浒传看宋代监狱制度,为何宋人称监

监狱是国家的暴力机器,宋朝在继承唐朝狱制的基本上,改变了监狱立法和管理制度,加强了皇帝对全国狱政的管理。《水浒传》中刑事案件很多,文中服刑的犯人不少,比如说林冲,林冲被配役到沧州牢城中,配役就是强制人犯到边疆和海岛劳役场所服役的一种制度,配役前还要加杖、刺面,作为免死之罪的一种补偿惩罚。

在押送犯人的时候,也有一定的制度,比如人犯具备什么条件、应当履行哪些手续等,在押送犯人的时候,狱医要检查是否有疮、病、残疾,妇女是否怀孕,并且严格检查犯人随身所带物品,凡是有关钱物、纸笔、金属、瓷器等皆不得带入。

武松由东平府被押送到孟州牢城的过程,是先由东平府公差押了文帖,解赴孟州交割,直至孟州州衙,当厅投下了东平府文牒,州尹看了,收了武松,自押了回文与两个公差回去,随

即把武松帖发本处牢城。公差带武松到单身房里,公差自去下文书,讨了收管。其中程序非常繁杂,半点错不得。

宋朝也有狱具,如长枷、盘枷、钳、锁等,为了防止犯人逃跑,也为了保障狱内的秩序和安全,强迫囚徒戴上狱具,不同的囚徒所戴的狱具不同,有的重十五斤,有的重二十斤,有的重二十五斤。犯的是死罪要戴二十斤重的。

囚徒被押送到指定位置后,会编入当地户籍,接受当地官府的监视和管制,这是宋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社会秩序所采取的一项管理措施。犯人刑满释放后,还会在其家门后钉上木牌,将其罪状和刑名写上,作为一种耻辱的象征,他们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不得随意搬迁,如果要搬迁,必须向官府申报,官府会再派人在其住处钉牌,如果隐瞒搬迁的话,会被杖责八十。所以,这也是一种株连满门的刑法,犯罪的耻辱将会跟随一生。《水浒传》中很多好汉为了避免妻儿连坐,只有携妻带子上梁山落草为寇。

宋代还有一种录囚制度,指的是皇帝和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地巡视监狱、查看狱情,平理冤屈。宋朝还有大赦天下,大赦天下也算录囚制度的一种,基本上三年一赦,死罪不赦。像这样如此频繁的赦,只能说明当时社会矛盾的紧张,统治者不得不通过大赦天下来缓解矛盾。

宋代的监狱制度虽然较之前朝有进步的地方,但监狱总体上仍然是一处“恶地”,它的本质是封建统治阶级暴力镇压的工具。在《水浒传》中,也可以看到封建监狱的种种黑暗。

首先是牢头狱卒索贿成风,牢头用拷打的方式向新来的犯人索要钱物,给钱就免打或轻打,不然就“杀威棒”伺候,杀威棒能将人打得死去活来,人人为了避祸而交钱,久而久之,这就成了监狱中人人都默认的一种不成文的规则,最后形成了一种制度。

其次,无视法律秘密杀囚是宋朝监狱黑暗腐败的突出体现,宋朝法律虽然明令禁止,但是狱官依然我行我素,因此宋朝监狱被宋人称为人间地狱。武松刚到孟州牢城,就听说“盆吊”、“土布袋”等种种残酷的刑法,狱卒视人命为草芥,随意凌虐。宋代有一种统治集团粉饰太平的“狱空”制度。各地官吏为了邀功请赏,常常把狱囚大批地秘密处死,以便谎称报狱空。用无辜受害者的尸骨铺垫自己升官发财的阶梯。熟悉宋代法律的施耐庵就这样将监狱的黑暗暴露在了我们的面前,读来令人不寒而栗。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527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