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得起的北极光创投新浪财经

来源: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作者

狮刀来源

创业邦当邓锋把NetScreen以42亿美金的价格卖给JuniperNetworks时,同在NetScreen共事的罗东平有了信心:创业成功好像并非遥不可及。年,罗东平和清华大学的同学以及几个志同道合的同事辞掉工作,从硅谷回国,共同创办了山石网科(Hillstone),继续致力于网络安全领域。在此前一年,邓锋已回国在北京清华科技园科技大厦这座刚刚落成的写字楼里做起了风险投资,成立了北极光创投,专注投资早期科技型企业。既是清华师弟又是NetScreen的战友,邓锋看好山石网科的团队,并于年成为支持山石网科的第一家投资机构。这笔投资包含了感性因素。邓锋在投资之初就意识到了其后的“道阻且长”。他对创业邦回忆:“从理性上判断,这笔投资一定会很漫长。”12年后,山石网科登陆资本市场,于年9月30日上市科创板,也印证了邓锋的判断。北极光创投最初的万美元已经通过老股退出实现数倍现金回报,在企业上市后仍持有超过18亿元未兑付的账面回报。图:山石网科敲钟现场看上去,这是一个CEO转身投资战友的圆满故事。然而,当长周期、硬创新与科创板联系起来,北极光正成为背后的赢家之一。年,安集科技和沃尔德登陆科创板,它们分别是北极光在年与年投资的项目。根据安集科技招股说明书显示,北极光在安集科技中占有12.49%的股份,按照年7月22日上市之日来算,赚了约10倍;根据沃尔德招股说明书显示,北极光在沃尔德中占有4.08%的股份,按照年11月4日约50亿人民币的市值来算,赚了近14倍。美元基金经历过科技企业崛起的浪潮,这使得它们更青睐科技类早期投资。北极光也不例外:科技创新型企业占据大多数,种子期投资占10%,A轮占70%,B轮20%。它的“特立独行”可见一斑:能等得起。从网络安全看北极光:不追风口,只选常青树今天的成就,归功于年。这是中国创投历史上的一个“曙光年”。随着中小板开启,中国证券市场迎来了“股改全流通”,守候多时的本土创投们看到了曙光。之后,同洲电子上市。作为第一批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上市的公司,其IPO发行价16元,上市首日就冲到了44元,收盘价为35.63元。达晨创投和深创投作为同洲电子的两家早期投资方,均在这个项目上赚了近40倍。本土创投机构开始焕发新机。美国顶级VC也觉察到这是一个机会。红杉资本、KPCB拿着从Google上市的倍回报来到北京和上海进行了为期6天的考察。这个考察团相当豪华,由红杉资本、KPCB、AccelPartners、NEA等世界最顶尖投资机构的投资人组成,考察回来以后,红杉、DCM、KPCB就陆续在中国组建了投资团队。邓锋也是考察团中的一员。那时候的他已经财务自由,正打算找点新鲜的事情做做。他发现,考察团中几乎每一个人都对中国市场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名校背景、美国成功创业经验、深谙资本市场运作,还是个中国人——有着“开挂”般经历的邓锋备受美国风投“青睐”,做投资成了件顺水推舟的事。“美国LP对我非常信任,基金一投就是投两期,而且期限都很长,有长达十年的投资期和两年退出期,时间不够还可以再延长。”邓锋说。投什么呢?邓锋把视线落到了中国信息安全行业。早年的成功经历令他心态从容,“人生下半场只想做与中国有关的事”。他为北极光创投定下了3个关键词:早期、科技、中国,即“聚焦早期项目,强调长线投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793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