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县农村公厕革命让方便之处更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杨庆国东平报道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乡村环境美不美,公共厕所算一桩。近年来,东平县扛牢“厕所革命”政治责任,在改造完成11万余户农村户厕的基础上,聚焦聚力农村公厕,精心制定实施方案,科学设计施工图纸,全面推进农村公共厕所建设改造。引领用好思想“金钥匙”“厕所革命”,一头连着民生,一头关乎社会文明,不是一件小事,唯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用好思想的“金钥匙”,才能干出成效。为此,东平县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从资金保障、考核推进、建设标准三个方面加强引领,积极推动。干好“厕所革命”需要资金保障,钱从哪里来?东平县按照县级补贴,乡镇(街道)、村配套,社会资助补充的原则,多方筹措公厕建设资金。每新建或改建一座达到标准的农村公厕,由县财政补贴6万元。据统计,共为全县个已完成竣工验收的农村公共厕所,累计拨付资金万元。任务重、时间紧,是农村公厕建设工作的真实写照。东平县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指挥棒”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考评机制,鼓励创先争优。同时,将考评工作与乡村生态振兴战略、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挂起钩来,确保公厕建改工作顺利推进。民生工程、质量第一。东平县按照“年底前实现户以上自然村,每村至少建设一个农村公共厕所”工作目标,研究制定《农村公厕建设改造实施方案》,细化施工、验收、管护工作流程,因地制宜设计、选定公厕样式,设置独立蹲位、站位、残疾人位,配齐洗手盆、无障碍设施、照明设施、报警设备,确保达到每处公厕都能达到《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三类标准。攻坚啃下关键“硬骨头”“在农村公厕建设工作实施前,各乡镇(街道)、村居都不同程度反映过厕所建改时间短、选址难等问题。为攻克难题,东平县住建局作为牵头单位,对农村公厕建设中‘时间表’‘施工图’‘选址点’三个关键问题予以明确,啃下了规划建设‘硬骨头’。”东平县住建局局长赵自强告诉记者。为确保农村公厕建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东平县对标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要求,预设进度节点,加快建设节奏。积极协调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的困难问题,为农村公厕建设扫清障碍。建立“周通报”制度,对建设进度较慢的进行重点督导,促进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这块玻璃要尽快修复,不要耽误最后的验收工作。”12月1日,带领着由乡镇(街道)、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共同组建的验收小组来到接山镇下遂城村公厕建设现场的东平县住建局村镇建设科科长姚来福说:“多方联合组建的验收小组,为公厕建设严格依据图纸施工,最大限度确保工程质量,提供了坚强后盾。”同时,在公厕建设选址点上,东平县充分考虑农贸市场、车站、村居广场等人口流量大的区域,妥善处理“邻避效应”。在沙河站镇沙北村附近的商业街,一座崭新的公共厕所于近期投入使用,众多附近商户和来往居民纷纷为这座公厕的设置点“赞”。“在公厕选址之初,我们就考虑到要把公厕建到群众最方便使用的地方,提高公厕建成后的使用率。”沙河站镇乡建办主任吴涛告诉记者。创新打通管理“中梗阻”“厕所革命”,也需“三分建、七分管”。建设好的厕所如果管理不完善,还会成为新“污染源”。东平县又是如何聚焦重点环节积极探索,打通管理效能低的“中梗阻”?市场化外包,是提升管理效能的有益探索。东平县大力推进公厕管理改革创新,着力在市场化运作上下功夫、解难题。“全镇12个农村公用厕所,集体打包给东平东洁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以每年每个公厕1万元的价格,委托其进行公厕管理、保洁、维护,以及承担维护过程中产生人工、水电、耗材等费用,大大提高了农村公厕的管理维护水平。”新湖镇乡建办主任林存敬向记者展示了刚刚签订的合同。在充分发挥市场化外包作用的同时,东平县还督促指导各乡镇(街道)建立健全公厕管理制度,对建设完成的公厕,明确专人进行日常保洁和管理维护,及时张贴公厕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同时,为确保公厕管护机制建立并能正常运转的,县财政按照每个公厕每月元的标准进行补贴,用于管护人员工资发放,帮助减轻乡镇(街道)管护工作压力。厕所是文明的尺度,也是城乡发展的注脚。东平“厕所革命”正在让这一“天大的小事“,从民生短板一跃成为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的助力跳板。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828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