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古墓为证大战金兀朮的不是呼延灼朱仝,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一百单八将中为国建功的,似乎只有双鞭呼延灼和美髯公朱仝二人:“呼延灼受御营指挥使,每日随驾操备。后领大军破大金兀术四太子,出军杀至淮西阵亡。只有朱仝在保定府管军有功,后随刘光世破了大金,直做太平军节度使。”

熟悉那段历史的都知道,北宋并没有“破了大金”,而是被金国灭了;双鞭呼延灼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但却没有跟金兀朮打过仗,真正跟金兀朮打过仗的,是另一位梁山好汉。这位梁山好汉大战金兀朮,不但有地方志等史料记载,还有一座宋朝古墓可以做证。

梁山一百单八将在史料中留下名字的,只有三十六员天罡正将,七十二地煞都是小说家言,当不得真。真正留下历史遗迹的,也就是杭州武松墓、张顺庙等寥寥数处而已。

除了武松墓和张顺庙,还有一位梁山好汉留下了遗迹,这位好汉就是小说中的梁山马军五虎将之首、义勇武安王之后、天勇星大刀关胜。

三十六天罡正将在史料和小说中的名单也不一样,比如南宋龚开所做《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就有病尉迟孙立:“尉迟壮士,以病自名,端能去病,国功可成。”

龚开点评梁山三十六将,基本都是毁多誉少,大刀关胜是个例外:“大刀关胜,岂云长孙?云长义勇,汝其后尾。”

在龚开眼里,大刀关胜和武圣关云长一样义勇双全,这是因为大刀关胜不但在《宋史》《金史》中有记载,后世还发现了大刀关胜之墓:“济南府历城县,关胜墓在县南马渴崖……历城马跑泉,乃金兵薄济南时,关胜与兀朮大战,一日,至马渴崖,求水不得,马跑地而泉涌出,因名马跑泉。”

上面这段文字,分别见于《光绪山东通志》卷三十四《古迹一》和卷一百九十九《杂志上》,作为一本官修地方志,两处提到大刀关胜之墓,说明这位原梁山好汉、招安后的朝廷军官,在当地是享有极高声望的。

关胜不但在《山东通志》中赫赫有名,在《宋史·卷四百七十五·列传第二百三十四》、《金史·卷七十七·列传第十五》中,也都有大刀关胜在济南抗金的记载。

这时候可能有读者要问了:关胜是山西人解良,他怎么跑到山东济南打金兀朮去了?

这个问题,我们在《宋史》、《宋会要》、《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纪年要录》中都能找到答案。

宋江等三十六人招安后,被拆散分配到了各地,其中青面兽杨志这位“招安巨寇”,后来可能也认祖归宗了:“宣和四年六月,以种师道总东路之兵,屯白沟。王禀将前军,杨惟忠将左军,种师中将右军,王坪将后军,赵明、杨志将选锋军;辛兴宗中西路之宗屯范村,杨可世、王渊将前军……”

跟杨志的身份在史料中有记载一样,双鞭呼延灼(有的版本为铁鞭呼延绰)、黑旋风李逵、双枪将(一撞直)董平、病关索杨雄(也作赛关锁王雄)、浪子燕青等人招安前后的行踪,也都能从史料中找到,那个杀人如麻的黑旋风李逵,招安后居然叛逃到金国当了汉奸:“建炎三年闰八月十四日庚寅,宫仪及金人战于密州,军败。李逵、吴顺以密州降于金人……逵坐观成败,唯强是从,卒以密州拱手授金,其为人暴戾恣睢,背信弃义。”

上述史料还分别记载了九纹龙史进、病尉迟孙立等人招安后的事迹,因为与大刀关胜无关,咱们有时间再聊,话题还是回到大刀关胜身上来——大刀关胜招安后,被分配到了山东济南府为将,并在那里跟金国大将展开了生死搏杀。

《山东通志》说进攻济南的是金兀朮,也就是完颜阿骨打的第四或第六子(不同史料记载不一)完颜宗弼。《金史》则说进攻济南的是完颜昌(女真名挞懒,后与完颜宗弼战和意见不统一而被杀):“挞懒攻济南,有关胜者,济南骁将也,屡出城拒战,豫遂杀关胜出降。”

清末举人、吏部文选司主事、古文献学家余嘉锡考据说:“金人来攻,胜为守将,骁勇善战,屡出城拒敌。豫所以不即投拜,且遣兵出战者,以有胜也。胜不死,豫不敢降。故反谋既决,遂先杀胜矣,胜诚烈丈夫也哉!”

《山东通志》的记载跟《宋史》十分吻合:“刘豫受金贿,杀关胜,其墓在渴马崖西。”

关胜之墓被发现,其抗金战功被载入史册,程善之先生续写《残水浒》的时候以此为据,演绎出了一段关胜腰斩奸细段景住、吓得宋江不敢动弹的故事:“关胜大喝一声:‘卖国贼!’刀已出鞘。段景住刚退得一步,宝刀已横腰削来,啪嗒一声,早成两段,下半截身子倒在忠义堂上,上半截身子被刀口一撇,直撩到庭心里去。关胜收住刀,朗朗地对众人道:‘我们梁山泊上旗号是忠义二字,须容不得石敬瑭、毛延寿一流人物。今后大家监察着,倘有此事,被我等发现者,以此为例!’”

宋江其实跟刘豫张邦昌也差不多,辽国欧阳侍郎许诺封其为“辽邦镇国大将军,总领兵马大元帅”的时候,他是真的动心了:“侍郎言之极是……侍郎不知,我等一百八人,耳目最多。倘或走透消息,先惹其祸……侍郎不知就里,我等弟兄中间,多有性直刚勇之士。等我调和端正,众所同心,却慢慢地回话,亦未为迟。”

小说是小说,史料是史料,史料中的李逵当了汉奸,小说中的李逵被宋江毒死,史料中的关胜没有牺牲于抗金作战之中,却死于汉奸刘豫之手——刘豫和张邦昌还有本质不同:刘豫就是个卑微小人,上学的时候就偷同学的白盂、纱衣,当了汉奸之后,“两京冢墓发掘殆尽,赋敛烦苛,民不聊生”,这倒有点宋江“敢笑黄巢不丈夫”的意思了。

刘豫叛宋降金,主要原因就是贪财和怕死。大刀关胜把金兀朮或完颜昌打得一筹莫展,金人就把主意打到了刘豫身上:“因遣人啖豫以利,豫惩前忿,遂畜反谋,杀其将关胜,率百姓降金,百姓不从,豫缒城纳款。三年三月,兀朮闻高宗渡江,乃徙豫知东平府,充京东西、淮南等路安抚使。”

小说中的大刀关胜和史料中的大刀关胜一样忠义勇猛,他们的上司也是一样的怯懦卑鄙,这就是名著的魅力所在:艺术来源于生活,小说取材于史料,宋江在小说中卑微猥琐,史料中也有他降而复叛的记载。

大刀关胜没有辱没关羽的名声,所以龚开才在《宋江三十六人赞》中承认他是关云长后裔,义勇之名,可以附录于武圣之后。

除了大刀关胜,还有很多梁山好汉在招安后都在史料中留下了痕迹,他们的故事也十分精彩,咱们往后有时间,还可以接着慢慢聊……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524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