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东平县韩圈村、董堂村小麦迎来了大丰收。中储粮驻村第一书记崔建和侯建国主动挑责任“重担”,始终奋战在夏粮收割“主战场”,确保小麦抢收顺利进行,以实际工作助推乡村振兴路,以“躬耕为民心”为夏收献上一份真挚的“贺礼”。
“农时紧”,调配机械助收割
三夏时节,抢收小麦就是最为关键的一项重大任务,针对近期天气多变的实际情况,第一书记崔建与侯建国深入田间地头,助力麦收生产,当了解到农业机械不足的情况时,积极对接沙河站镇农机合作社,联系调配大型收割机械14台到两村帮助麦收,目前两村亩小麦已全部完成收割。
“开大门”,为民解决晒粮难
粮食收到家,及时晾晒就成了颗粒归仓的关键点,往年为了晾晒粮食,村民将出村主干道变成晾晒场,行车安全隐患大,晾晒小麦损耗多,还需要专人看管。为解决村民实际困难,韩圈村第一书记崔建同两委成员商议决定,“开大门”将村内文化广场改成临时晾晒场,并以大喇叭的形式向村民公布,需要场地的村民到村里文化广场进行晾晒,村两委成员成立志愿服务队,帮助村民进行摊晾,装车等工作,以实际行动为村民排忧解难。
“找销路”,解决农民卖粮难
小麦销售环节,关切群众利益,针对今年多雨水天气,为解决群众售粮需求,崔建和侯建国两位第一书记发挥派驻单位优势,对接泰安公司派出专业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测水分,检毒素,查质量,为群众明白售粮吃下“定心丸”,积极协调派出单位,为村民售粮开辟小麦收购“绿色通道”,以实际行动为群众解难题,真正让农民得实惠,力争群众种粮效益最大化。
“抢秋种”,秋季丰收打基础
农时不等人,夏收结束的同时,也要抢种秋作物的播种,韩圈村和董堂村第一书记加大土地流转面积,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适度增加特色农业种植面积。两村计划种植特色农业大棚25座,增加蔬菜种植亩,为秋季丰收打好基础。做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