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东平县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发布全县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的有关情况。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今年以来,东平县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围绕强村富民目标,坚定不移走高效农业发展之路,着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全县各乡镇(街道)因地制宜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
此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是向全社会推介东平县发展特色农业采取的做法、取得的成效和先进典型。据悉,近年来,东平县抢抓黄河国家战略机遇,深入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兴县、绿色发展”战略,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规模化、高效化、特色化、品牌化、信息化“五化”建设为抓手,做精做优现代农业产业,全县特色农业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了梯门、沙河站、东平街道等瓜菜,斑鸠店大蒜,彭集花生,旧县小杂粮,新湖小龙虾,黄河滩区中药材,沿湖乡镇水产品和食用菌等特色农业发展格局。目前,全县瓜菜及食用菌面积16万亩,大蒜面积6万亩,花生面积6万亩,大豆面积14万亩,中药材面积余亩,水产养殖面积27万亩。
年以来,东平县梯门镇新流转土地亩,目前整个园区已经达到了亩的规模,撬动了社会资本万元,目前正在全力推进特色农业建设;沙河站镇按照“农业富镇”工作定位,主动调整农业结构,突出发展大拱棚蔬菜、南瓜、胡萝卜、葡萄等特色产业,全镇建成冬暖式大棚15个,大拱棚多个,中小拱棚余个,年末,全镇农民合作社64家,家庭农场个,正合家庭农场、正泰家庭农场蔬菜获得绿色无公害认证,前河涯蔬菜科技公司获得葡萄有机认证,丁堂华堂大白菜正在争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被推荐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东平街道聚焦建设“富民强村”产业这一现实重任,围绕县委、县政府全盘工作、重点任务,依托街道区位优势、特色资源,多措并举发展特色农业种植,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目前,东平街道已统一规划7处特色农业种植示范基地,总面积达亩,其中,设施农业亩。(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曹儒峰通讯员柴苹陈思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