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一共有四次推让寨主宝座。
第一次让座。
宋江杀了阎婆惜逃难江湖,先是在柴进庄上住了半年(与武松相遇)。又是在徒弟孔明孔亮家里住了半年(又与武松相遇),最后到清风寨花荣处,刚刚住下就被知寨刘高捉住。花荣大闹风寨之后,一伙人在投奔梁山的路上,宋江接到石勇传来的家书,说老父病故,急忙回家奔丧。到家后,父亲没事,他却被官府捉住,被判脊仗二十,剌配江州牢城。
在押往江州的路上。宋江被梁山人马劫救上山。当时晁盖吴用都挽留宋江落草,并让他坐寨主之位。
宋江宁死不肯,坚持下山服刑。
第二次让座。
宋江在江州牢营里服刑,酒后在浔阳楼上题反诗。作为戴罪之身罪上加罪,被判斩立决。晁盖第二次带人从江州的法场上,把宋江劫救上山。
上山后,晁盖坚持让宋江坐头把交椅。宋江宁死不从,这才坐上了第二把交椅。
第三次让座。
晁盖死后,众人一致推举宋江继任寨主之位。宋江称,晁盖临终遗言,谁捉住射死他的人,谁就坐头把交椅。因此他只能做临时负责人,待有捉住史文恭者,再让此人继任寨主。
第四次让座。
卢俊义活捉了史文恭。按照晁盖的遗嘱,宋江主张由卢俊义继任寨主之位。
但几乎全体梁山人马都不同意。先后发声的有吴用,李逵,武松,刘唐,鲁智深。尤其鲁智深说得邪乎:若还兄长推让别人,洒家们各自都散。这话说得再明白不过,如果让卢俊义坐寨主,大家就散伙算了。
面对此情此景,卢俊义不可能同意继任寨主之位,因此他宁死不从。
无奈之下,宋江提出一个折衷方案:由他和卢俊义分别带队去攻打东昌府和东平府,谁先打下来,谁就做寨主。
结果,宋江先带兵打下了东平府。于是,宋江就这样才坐上了寨主之位。’
总结:
综上所述,可见宋江的四次让座,原因各有不同。
第一次是真心不想落草为寇,希图服刑期满之后,继续东山再起。
第二次是被晁盖从法场劫上了山,此时的他已经是个死刑犯,所以只能在梁山落草。但面对晁盖以寨主之位相让,他不可能心安理得取而代之。
第三次是有晁盖遗嘱在先,晁盖尸骨未寒,他不可能公然违背遗嘱,安然坐上寨主之位。
第四次是在众人强烈要求之下,为稳定队伍,顾全大局,他只好采用折中的方案,顺水推舟,平安过渡。
由此可见,宋江的四次相让寨主,是各有缘由合情合理。不得不佩服作者施耐庵先生的如椽巨笔,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