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能看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记者曹儒峰
通讯员李娜报道
本报东平讯“原来一到冬天农闲时节,只能串门子拉呱。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得太好了,能锻炼身体,还能下棋、看书,村里的风气都变好了!”东平县彭集街道尚流泽村书法爱好者程传文说。隆冬时节,他经常到这里教村民挥毫泼墨。
今年以来,东平县聚焦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有温度、有深度、接地气、入民心。
把阵地打造好,是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前提。东平县坚持以点带面、抓点示范,按照有阵地、有机构、有队伍、有制度、有标准的“五有”标准,高标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目前,该县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多个,遍布东平城乡。
同时,按照“以城带乡、共建共享”的工作思路,选取73个县直文明单位、文明校园与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资源融通,结对共建。在对现有实践站基础设施和功能进行升级改造的同时,每月开展1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通过资源共建、共有、共享,达到凝聚群众、引导群众的目的。
为将文明实践工作做精做实,东平县充分发掘特色亮点,每个文明实践站至少打造5个以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品牌,每个村至少要成立3支志愿服务队伍。以解决群众难题为根本,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坚持每月一个活动主题,组织各级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规范、有效开展。
根据实际需求,创新性地利用手机App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应用系统,开展“点单配送”的一对一志愿服务活动,真正让一个个“走心”的文明实践活动“飞入寻常百姓家”,温暖东平城乡。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