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于庄东南遗址出土一个大口尊,上面有

文物是人类已经消失的文明的体现。千百年来,人们通过不断被发现的文物,了解了我们祖先,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和故事,修正了一个又一个我们曾经的迷茫和错误的认知。可是,不是所有的文物都能转化成一把打开历史的钥匙。有这样一件文物,它上面的图案,竟然有八种让人“眼花缭乱”的解读。这是一件什么样的文物,又有着怎样的解读呢?接下来,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同许多的文物一样,这件文物的出土纯属偶然。年9月,一条起自山东泰安市宁阳县境内的京台高速,经泰安市宁阳县、东平县、汶上县等地,西接河南省台辉调整公路的宁梁高速破土动工。为配合宁梁调整建设项目,从年5月起,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对占压宁阳于庄东南遗址,开展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这次考古挖掘,共发掘灰坑个,灰沟12条,水井2眼等,出土器物绝大多数为陶片,另有少量瓷片、石器、兽骨等。在众多的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考古人员在一处灰坑中发现的一尊大口尊。这个大口尊口径32厘米,高62厘米。在历史上,大口尊曾经一度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它的造型奇特,敞口,凸圆肩,口部略大于肩部,深腹。其功能十分多样,主要有酿酒器,粮食加工器,特殊盛器,祭祀礼器等。因为是一种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具,所以在古代十分普遍,在现代的考古中,也多有发现。可是,在东南遗址出土的这件大口尊,却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大口尊一侧的腹上,刻着一个奇怪的符号。刻着的符号上部为一个圆圈,下面是一个火焰的形状,再下面,刻是一个山峰的样子。大口尊在文物中十分常见,我们都能明白它的前世今生,制作乃至使用。可是,这个大口尊上的刻符,人们却头一次见到。重点是,这个刻符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呢?在史籍中,是找不到任何资料了。因此,这也就造就了关于这种刻符的含义,有很多说法,目前,竟有8种解读之多。有的说,上面的火的圆圈代表太阳,因此这个刻符是“旦”字的意思;有的说下面的不是山,而是一种火,因此,这个刻符是“炅”字的意思;还有的认为这不是一个字,是“日火山”三个字,或者是“日月山”,“日鸟山”、“日云山”等文字的组合。甚至有学者认为,这个刻符其实没有具体的实际意义,它只是具有一种象征意义,代表了远古人的阴阳观念,是太阳与天地阴阳合一的显示。小编甚至推断,这个图案表现的全都是神圣的意思。时值今日,关于这尊大口尊上的刻符,到底是什么意义仍然没有一个权威的解释。但是,不管它代表的是什么意思,仅仅从刻符本身,我们已经能够读出古人的那份积极向上,热情似火、祥和美好的生活态度。而且,如果它真的是一种符号文字,那么它极可能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至少会将华夏的文明史上推多年。因此,我们有理由期待着进一步的考古发现,让大口尊刻符的秘密,终有一天大白于天下。说不定,还会给世人一份大大的惊喜呢。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张洪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830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