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六郎,杨延昭,字杨景,金刀令公杨继业第六个儿子,故称杨六郎,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杨六郎自幼随父亲杨继业征战,雍熙三年北伐,杨业率军攻应、朔等州,杨延昭为帐下先锋,战至朔州城下,虽流矢穿臂,却战斗愈勇,终于攻下朔州。其父死,便担负起河北延边的抗辽重任。在与辽兵作战中,杨延昭足智多谋,英勇善战,手中一杆蟠龙金枪,威震边庭,由其守护的城池,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比如由其守卫的遂州城就被人们称为“铁遂城”,宋真宗也称赞他“治兵护塞有乃父之风”。
在今东平县接山镇遂城,仍流传有“假六郎城头一声喝,韩昌被吓六十里”和“杨六郎凝冰筑城墙,巧破辽兵二十万”的传奇故事。这些传说在《杨家将演义》里也有提及,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评书里白马银枪智勇双全的杨六郎,用计守遂州城的故事吧!
话说王强设计害杨六郎,任堂惠舍命全交替了六郎去死,王强信以为真,以为成功害死杨六郎了,连忙给辽国肖太后送去密信,说杨六郎已死,可叫韩昌火速发兵。肖太后接到密信,便派扫南灭宋大元帅韩昌韩延寿统兵二十万,再次进犯中原。大宋这边,由于杨六郎诈死埋名不能出征,韩昌这次出兵打得十分顺利。一路之上,打一关得一关,攻一城占一城,势如破竹,凶猛异常,很快就攻到了杨六郎买牛(任堂惠以贩卖牲口为生,杨六郎彼时冒用任堂惠之名活着,为了不露破绽,平时也常在边关一带贩卖牲口)路过的遂州城。
遂州城,城小人稀,韩昌兵马一到,马上将遂州城四面包围。韩昌心想:杨六郎既死,那我就再无敌手矣,扫平大宋指日可待!所以,他求胜心切。头天围了遂州,第二天就想把遂州城攻下来。第二天天一亮,他就率兵猛攻。呼延圣显、寇准和八王站在城上,望着城下一拨拨想攻进来的辽兵,头都大了。呼延丕显说:“将士们,一定要守住豁口,一旦城池失守,哪个也活不了啦!”说完,他又把军卒集中到一个地方,分三拨轮流射箭,这才打退了几拨辽兵。韩昌见攻了半天没攻上去,火了:“今天无论如何,一定要攻下遂州。哪个再敢后退,杀!”这一来,辽兵也不敢退了,继续猛烈攻城。
从天刚刚亮开始进攻,到晌午已过,辽兵还在攻城。宋军这边,城头上的灰瓶、石头、滚木和炮子等都不多了,箭也快用光了。寇准和八王忙动员住在城根下的百姓拆民房,先扛来砖瓦、木料用来帮助守城。说等太平下来,再作价给钱。老百姓携儿带女,连哭带喊,乱成一团。寇准叫人替下呼延丕显。只见双王累得满头大汗,浑身落满了灰尘,脸上一道一道的。寇准看了,一阵心酸。忙对呼延丕显说:“双王千岁,这可不行呀!今天把箭使完了,明天怎么办?咱们老是守,人家老是攻。咱得有退兵之策啊。”
八贤王也为城危之事急的不知如何事好,呼延丕显说,城中有一姓任的牛贩子叫任炳任堂惠之前曾来借过粮草,长得和六哥杨六郎一模一样,可否让他假扮六哥,暂退辽兵。寇准一听,喜出望外,“嗯”了一声,心想:闹了半天杨六郎就在遂州。所以,抢在八贤王前面回答到:“此计甚好!”八贤王也别无他法,心想,只好冒险一试了。
遂州城外,韩昌的兵马还在攻城,越攻越紧,寇准、呼延丕显、八贤王陪着受命披盔挂甲的杨六郎再次走上城头,放眼城下,只见辽国兵将全在护城河边上转,一队上去不行,二队上;二队上去不行,三队上。寇准忙对番兵喊话道:“下边的辽兵先别攻城了,这遂州城你们是攻打不破的。我们城里有的是精兵良将,你们想要攻打此城就是以卵击石。”韩昌听报,赶到边来说:“寇大人,你少拿大话吓唬人了,今天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攻下此城!”“慢,你看这是谁?”寇准往身后一指,韩昌抬头观看,见城头出现一人:头戴八宝圈金盔,身挂银装甲,面似冠玉,剑眉入鬓,二目有神,五缮黑须飘撤前胸。哎呀,这真的是杨六郎啊!不对,人死哪能复活?是不是眼花了?他擦擦眼睛再看,真的是杨六郎!这时,杨六郎在城上高喊:“韩昌!你休得猖狂,我杨六郎在此!”
韩昌本就是杨六郎的手下败将,只因听说杨六郎死了,才敢率兵再犯中原,今日一见,杨六郎竟然活生生的站在城头之上,一杆蟠龙金枪寒光逼人,顿时魂飞魄散,双腿一蹬,驳马而逃。辽兵更是丢盔卸甲,一溃就是六十里。韩昌为什么那么怕杨六郎呢,除了好几次败在杨六郎手下的原因外,还和他们的传说有关,传说杨六郎是白虎星转世,而韩昌是青龙星转世,青龙星位于东方的震卦卯位,而白虎星位于西方的兑卦酉位,两人既相冲又相克,在演义评书等带有神话色彩的书里,青龙星都是被白虎星压住的。好比白虎星薛仁贵压住了青龙星盖苏文,还有罗成压住了单雄信等等。
杨六郎在城头一声呼喝,吓走韩昌,八贤王心中十分高兴,忙把他找来,和他商量道:“任贤士,你今天一声叫喝,吓走韩昌,本王记你头功一件。只是,明天他若再回来攻城怎么办?”彼时八贤王尚不知道杨六郎是真六郎,他说,“韩昌虽然一时退兵,但很快就会醒悟过来的。遂州城墙比较薄弱,如果辽兵用炮来轰,再架梯强攻,恐怕遂州城很快就要守不住啊!”说到最后,八贤王前面的高兴几乎不见了只剩下忧心。杨六郎听了八贤王的话,觉得不无道理,他想,要想阻止韩昌攻破城池,只能加固城墙。可是,若大城墙又岂能短时间内就能加牢筑厚的呢?
当时正是寒冷的隆冬,恰巧又碰着北风怒起,天气更加寒冷。杨六郎盯着城墙上的冰晶,忽然灵机一动,他说:“王爷,小人有退兵之策了。”“什么?”“咱们可以来个死守遂州城。”
“死守遂州城?怎么守呢?”“我们可以用水筑冰城,现在寒风凛冽,滴水成冰!我们只要发动军民往城墙四周缓慢浇水,让水冻成冰,那城墙就可加厚了,到时成了冰墙,溜光发滑,敌兵想爬也爬不上来。韩昌纵有天大的本领,也打不开此城矣。先拖些日子,我们再想其他退兵之策!”八贤王听了,两手一拍,大赞道:“真是好计谋!”
第二天,韩昌醒悟过来,带领辽军再次来到遂州城下就傻眼了,昨日已经攻得破碎不堪的城墙,现在如同银铸一般,城墙像是穿上了一层厚厚的冰甲,简直就是一座冰城!白晃晃、光溜溜,抓也抓不住,爬也爬不上,一点办法也没有。太阳一照,更是散发出万道金光,差点没亮瞎辽军士卒的眼睛。
这座冰城,高大坚固,滑不可攀,炮打不透。城墙四周“铺满”了冰蓆,辽兵冲到城下,一蹬一出溜,一扒一打滑,有的好不容易冲到城下,借梯子爬到城半腰,却稍不留神,又滑摔下去了。城墙上的宋军趁机滚木礌石,万箭齐发,杀死杀伤辽兵不计其数。当发现城墙在缺口时,宋军就又派士兵拿上水桶,往城墙上一遍遍浇水,隆冬的寒气使得城墙很快又穿上一层层新的冰甲,这层冰甲,日日更新,打坏一层就重新浇筑一层,循环不休!
韩昌真傻眼了,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好主意,心想:“哼!你能守,我就能困!你里边人马出不去,日久天长,粮草一断,我看你怎么办?再说,很快就要春暖花开,到那时,冰消雪化,你这冰城不打自垮。我先耐下性子,到时再攻城也不晚。”想完,韩昌传令收兵改攻城为困城。
再说杨六郎虽用计加固了城墙暂时守住了遂州城,但是城墙外韩昌还是没有死心,他调派帐下的所有兵马将遂州城团团围住,宋军眼看着粮食吃得快要见底了,军卒们难免人心浮动。八王有心派人回朝搬兵,怎奈没有良将闯营。这些手下将宫,还不如杨门女将呢!这两天,一点儿菜也没有了,只好在稀饭里放点盐。八王沉不住气了,叫寇准去找卖牛的“任老客”商量。寇准来到客店找到杨六郎,把宋军的情况一说,杨六郎说,“寇大人莫慌,我已有计策了!”
原来,杨六郎当初想到用水凝冰筑城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只能作权宜之计,故他从城头下来之后就开始思虑如何再用其他的办法击退辽兵。后来,有一天他去喂他买的头大牤牛的时候,他忽然想到了很久以前看过的一本《牛阵图》兵书,反复琢磨寻思之后,他决定摆座牤牛阵,破辽国兵马。于是,他叫来宋铁棒和董铁锤,并教他们如何训练牤牛。他先是命人找来很多的辽军服饰,然后在里边填上了草料。在每次喂养牤牛之前,都叫人驱赶牤牛撞向辽军服饰做成的假人,假人被牤牛利角上绑的尖刀撕开之后,它们就可以吃到“辽人”肚子里新鲜的草料。一直一个多月时间,杨六郎叫他们天天坚持这样喂养牤牛,最后那些牤牛习惯了一见到穿辽军服饰,就以为是有好吃的,就会双眼通红冲着撞过去。
现在,八王他们急了,杨六郎心想,牤牛也训练好了,那就开战吧!于是,杨六郎把自己想要摆牤牛阵的想法和寇准说了,寇准一听,大加赞赏,就回去把情况和八贤王说了,八贤王一听,也是连称好计,说:“此人真有六郎之智谋也!”寇准想,杨六郎要摆阵就要有指挥权,是时候公开了,于是他说:“此人真是杨六郎也!”然后,他把杨六郎如何诈死埋名的事向八王说了一遍,八王一听,十分高兴,急急叫人唤来六郎,把帅印交给了杨六郎,心中大石终于落地矣。
杨六郎挂帅,众将士参见已毕,杨六郎把自己要大摆牤牛阵的事说了一遍,说牤牛已经叫人停止喂食两天了,今天即可开战!然后叫双王呼延丕显率一千军兵出城骂阵交战,只许败不许胜。呼延丕显最敬杨六郎,他说:“六哥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双王动身,带一千军卒出了城门,冲到辽军阵前大叫:“番兵听着,快去叫你们的元帅前来受死!”不在一会儿,呼延丕显看到辽兵营中一阵乱动,跑出一队人马,当中一杆大旗,上绣斗大个“韩“字。旗脚下一人:头戴八宝圈金狮子盔,身穿麟麟铠,胯下鳌头狮子雪,手拿三股托天叉,红眉毛,红胡须,大眼珠子,阔口咧腮,正是韩昌韩延寿。
韩昌攻城不得,围城围了一个多月,正无聊得紧,忽闻报说有宋将前来骂阵,心想,肯定是他们没有粮草快顶不住了,心里难免有几分得意,于是,便带了人马出来看看是哪个敢来叫阵。出来一看,见对方出来的是一员年轻的将军:银盔银甲黄罗袍,胯下白龙驹,手中一杆虎头枪,二十多岁,面似银盆,剑眉朗目,通官鼻梁,四方口,长得还挺俊俏。韩昌告诉手下将官:“各位将军,与本帅观敌。”说罢,他亲自出阵,一提战马来到疆场。呼延丕显也冲上前来:“你是北国大元帅韩昌韩延寿?”“不错。小将军是何人?”“我乃遂州知州呼延丕显。”“啊,原来是呼延千岁。听说你十二岁下边关抓潘仁美,当上了双王,如今怎么又成知州了?你这官怎么越当越小?”
呼延丕显脸一红:“这有你什么事?韩昌,你出尔反尔,乃是小人之辈。当初在黄土坡怎么说的?你说永远不反了,还写了降书,今日为何又兴兵犯境?”韩昌一乐:“黄土坡我是那么说的。可是,你还忘了有一个前提,我是说宋朝有杨六郎一杆枪,大辽国永不冒犯。现在,杨六郎被你们昏君害死了,还怪我来攻打吗?呼延圣显,你在那儿也不得意,不如投降本帅,献出遂州,我在肖太后面前保奏,保你在我们大辽当双王。”“胡说!呼延家代代忠良,能保你吗?催马过来吧!”“怎么,你还想伸手?”
“韩昌,废话少说,赶快来受死吧!”呼延圣显马抢上风头,一拧虎头枪,分心就刺。“好,那我倒要领教领教。”韩昌一边说,一边用钢叉“当“一声往外一拨,把枪拨开,松左手,右手擎钢叉,叉头冲前,叉尾冲后,高高举起,由上至下,奔呼延丕显顶梁叉下来。呼延丕显一边急转马头,一边大喊:“哎呀,好厉害,军兵们快跑!”双脚用力一蹬战马,带领军兵齐往城门跑。
韩昌一见宋军败退,便想乘胜追击,大声吩咐道:“将士们冲啊,今天就拿下遂州城!”然后,带头往遂州城追去。城上杨六郎看得分明,见辽兵上当冲来,便一声令下:“放牛!”牤牛早已被宋铁棒和董铁锤拉到城门附近,宋铁棒和董铁锤以及守门的军士一听号令,各司其职,他们在打开城门的同时,把饲养牤牛的围栏也打开了,头饿惨了的大牤牛见到眼前冲过来的大批辽军,都以为是饲养自己的草料,于是急不可待的便冲向辽军,辽军还没反应过来,就被这五百头大牤牛撞的溃不成军,死伤无数。
一个好的战士能够以一敌十,一头饿极了的大牤牛那就是以一敌百的节奏,不到一个时辰,辽军溃不成军。这不仅成功解决了遂州城之围,还获得了大胜!宋军趁机杀出,只杀得辽兵丢盔卸甲狼狈而逃。后来,人们盛赞杨六郎守卫的遂城为“铁遂城”!